司机猝死凸显急救常识重要性

2017-09-06


司机猝死凸显急救常识重要性

10分钟学会心肺复苏

    2009年3月30日,昆明26路公交车,一位年轻的司机猝死在驾驶座位上,留下伤心欲绝的父母、妻子和出生两个多月的女儿。一个在人们眼里身体健康、爱好篮球的小伙子,怎么就这样突然地走了?面对猝死我们就这样束手无策吗?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教授潘家华说:市民可徒手心肺复苏应对猝死,利用最宝贵的“黄金时间”与死神争夺生命。

  心肺复苏人人都应掌握

  潘家华介绍,随着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升高,猝死比例在逐渐增加。让人警惕的是,除了有心脑血管疾病史的人群外,被糖尿病、高血压困扰或抽烟、酗酒、生活不规律的年轻人,尤其是男性,也成为猝死高发的危险人群。此外,还有工作压力大的上班族、职业精英们,由于过度劳累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积累,过劳死也成为猝死的另一个表现。

  面对猝死,除了拨打120,每个人都应该掌握自救、救人的技能。尤其是公共场合的工作人员,如公交司机、警察、老师等职业,都应该培训掌握这一技能,为猝死病人争取最宝贵的救援时间。

  急救“黄金10分钟”

  著名心血管病专家、健康教育家胡大一教授讲学时,曾告诉记者,猝死指的是在一个小时内突然死亡,有75%的猝死是与心脏有关,大多是因为心室颤动(也就是心脏停跳)。突然晕倒不省人事后,“时间就是生命”体现得最为突出每延迟一分钟,病人生存的机会约减少10%。

  猝死发病的症状为无意识、无脉搏、无呼吸,心脏失去了原有的泵血功能,全身重要脏器快速缺氧,5分钟内得不到有效救治,将造成病人不可逆的脑损伤,10分钟则意味着脑死亡,因此发病后的10分钟内救治被医护人员称为争分夺秒的“黄金时间”。有数据表明,我国每年有100多万心脏猝死病人,猝死大多发生在公共场所或家中,抢救成功率只有5%。  

  徒手心肺复苏要持续做

  如果遇到身边的人由于重物砸伤或者昏倒,出现呼吸、心跳停止,陷入了昏迷状态,一定要保持冷静。首先,立即拨打120求救,说清楚所在地址,简要叙述伤员情况。其次,大声呼救,以争取到别人的帮忙。如果没有医生在场,可以先行急救,冷静地按照以下步骤进行。

  步骤一:让伤员平躺

  技术要领:最好是在地上或硬纸板上,抬高伤员肩膀,额头往下按。

  步骤二:清理呼吸道  

  技术要领:将伤员口中的痰、异物等清除出来。开放气道以后,抢救者用耳贴近患者的口鼻,采取看、听和感觉的方法,判断患者有无自主呼吸。

  看:看患者胸部或上腹部有无起伏(呼吸运动)。听:听患者口、鼻有无呼吸的气流声。感觉:抢救者用面颊感觉有无气流的吹拂感。注意:判断有无呼吸要在3秒至5秒钟内完成。

  步骤三:口对口人工呼吸

  技术要领:一只手压迫伤者额头,另一只手向后上方提起伤者下颌使伤者头后仰,然后用放于前额的手夹闭伤者鼻子,施救者深吸一口气后用双唇包绕伤者嘴外缘,在密闭状态下用力吹入,频率为每5秒钟1次。

  步骤四:胸外按压

技术要领:选取胸骨上2/3与下1/3交点处为按压点,一只手掌根部置于按压点,另一手掌根部压在伤者上方,双手手指交错或平行重叠,手指跷起,两臂伸直,迅速垂直下压4厘米至5厘米后立即放松,按压和松开时间为1:1,按压频率是每分钟80~100次。


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